北京雍和宮的正殿,有一尊高大的彌勒佛像。佛像有18公尺米高,莊嚴神聖。經歷文革的浩劫,佛像神奇的和雍和宮一起完好的保存了下來,沒有毀於紅衞兵的破壞。究其原因,還有一段令人深思的經歷。
雍和宮文革躲過劫難有天機
北京著名的皇家寺廟「雍和宮」前身是明朝十二監的內監官處所,清代早期由內務府使用,康熙33年,賜給皇四子胤禛(雍正皇帝),在舊址上新建府邸,取名「禛貝勒府」,乾隆皇帝亦誕生於此。
康熙48年,胤禛晉封為和碩雍親王,改名為「雍王府」,雍正皇帝即位後,遷居紫禁城,改原府邸為「雍和宮」,乾隆九年(1744),在章嘉活佛的建議下,乾隆皇帝將雍和宮改為皇家佛教寺院。
雍和宮主體建築保存完好如初,南北向分佈在一條中軸線上,整個建築布局依次升高。萬福閣是位於雍和宮最高、最內處的一座大殿,內供有雕彌勒佛像,由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,因此,萬福閣又名大佛樓。
佛像頭戴藏式五葉佛冠,體態雍容華貴,通體貼金,全身瓔珞珠寶嚴飾,面部神態莊嚴肅穆,慈悲中更顯威嚴。
大佛正前方還有一尊如來佛像,尺寸較小許多,二者相較,也隱喻將下世救度眾生的彌勒佛層次比如來更高。


文革爆發後,雍和宮也成為「破四舊」的目標。
據廟中一位老喇嘛講述,當年造彌勒大佛像時,為使佛像站立不倒,在佛像的兩側和後面建了有兩層樓那麼高的平台式的走廊,走廊的寬度正好可以允許一個人通過。在走廊和佛像之間用鐵索相連,扶住佛像。
文革期間,有三個紅衞兵來砸佛像。
第一個爬上走廊,舉起斧頭想砍斷鐵索。斧頭落下,沒有碰到鐵索,卻正好砍在自己的腿上;第二個人拿過斧頭又砍,卻一斧砍空,閃下平台,當即昏死過去。第三個人嚇得站不起來。據說這三個人後來沒有一個活下來的。
從此以後,再沒有人敢動大佛像一下,雍和宮就這樣安然無恙地保存了下來。
轉自~新唐人電視台
(責任編輯:Nicol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