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講道,為人非修養不可,這樣才能成為上等的人,不要讓自己成為下等的人。為了成為有修養的人,我們應該做什麼?請看看古人的教誨!
當你感到得意或滿意時,不可以因而狂妄自大,狂之則驕,驕之必敗,是失意的禍根。
當你失意時也不要太悲傷,悲之則餒,餒則必衰,一蹶不振,是對生命的褻瀆。
萬事隨緣,不可強求,順其自然,隨遇而安,方能有個好心情。
世間上的事,能為之則為,不能為之則不為。
不苛求於人,己所不欲、勿施於人。不苛求於己,勿施不欲之事,順其自然。
人高在「忍」,在萬事之中能忍,品德自高。
人貴在「善」,活在世上始終行善積德,這才是可貴的。
人傑在「悟」,悟透人生者肯定傑出過人。

人生的「功名利祿」只不過是雲煙過眼,可以隨時消散,唯一只有「芳名」能流傳千古。
「抬己意貶人」或「貶人意抬己」的人都是小人,無法得到人們的尊重。
謙恭者「抬人貶己,貶己抬人」才是君子。
多疑者必生是非,多慮者必生煩惱;多思者必生憂鬱,多怨者必生憤怒。
心平則氣順,心亂則事紛。
一個人的心態失衡,萬事執偏。
待善者宜恭,待惡者宜厲,待友者宜厚,待賢者宜謙,待庸者宜寬猛相濟,相得益彰。
一個人倘若不能克制慾望,怎能養德呢?
生活中的萬事適可而止、不可盡興,因樂極生悲、福極生禍、物極必反。
萬物水洗而凈,不洗則污。萬物沐陽而艷,不沐則衰。萬物靜寂而清,不靜則罔。
人類社會中的萬物都得處於進步之中,養成一個更美好的品德。人類也是,活在世上的人要時時刻刻反省自我,修養成為兼具德行與氣質的人。
(責任編輯:慧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