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們總是仰望「藝術」二字。藝術是人類表達意願、經歷、技巧和想像力的美學方式,也是人類意識情感的沉澱與展現。真正的藝術品遺世而立,歷經千百年歲月的流轉而風華不減。在它們面前,浮躁的當今人類也往往駐足凝視,被一種說不出的「莊嚴感」震懾,心也跟著沉靜下來。
細細欣賞中西方古典時期藝術作品,人們不難發現它們擁有很多共性,其中最突出的一點,就是藝術家對神佛的敬信與頌歎。
東西方古典藝術中「神」的展現

西方文藝復興運動肇始於14世紀,到16世紀達到鼎盛。這一時期的藝術以繪畫成就最大,建築和雕塑次之。期間,眾多偉大的作品都是為宗教而作,也得到教會的贊助。上帝造人、摩西分紅海和耶穌為人類受難等聖經故事及希臘神話的場景,都被藝術家用靈動的畫筆描繪出來,為後世所讚歎。

在東方,中國古代的壁畫和塑像也多是「神佛大顯」的罕世傑作。天人、菩薩和佛陀神情各異、姿態萬千,觀者無不肅然起敬。

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又被稱為千佛洞,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,現存735個洞窟、4.5萬平方米壁畫、2,415尊泥質彩塑,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、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。


河南的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到北宋的四百餘年間,至今仍保存有2,100多個窟龕、10萬餘尊造像和3,600餘品碑刻題記,其數量之龐大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。


山西的雲岡石窟興建於北魏年間,是中國第一個由皇室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。窟群分為東、中、西三部分,共有大小佛像51,000多尊、小佛像高僅2厘米,最大佛像高達17米。

甘肅的麥積山佛教石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後秦時期,其以泥塑冠絕於世,被譽為「東方泥塑陳列館」。


純淨的心靈創造流世的藝術品
古人認為,每一種文明都是上天恩賜於人的珍貴禮物;每一種文明都在神的指引下起源、發展。對神的讚美應是人類文明的核心所在,而文明中的藝術則是展現人與神之間聯繫的方式。
那麼,所有藝術從業者都可被稱為「藝術家」,為後世留下作品嗎?不然。不論繪畫、雕塑、音樂還是舞蹈,只有心靈純潔的人才能創造出富有精神和靈魂的作品,打動世人的心;不然的話,作品只能是表面技術的展現,離「藝術」二字相距甚遠。
在傳統文化中,「道德」體現於各行各業。即使在學堂,學生也被要求調息、淨心。當一個人內心清淨、道德高尚時,他就不會為世俗的紛擾所迷惑,而能用洞悉一切的大智慧和祥和的心態面對一切。這樣的人能取得大成就,這樣的藝術家能為後世留下藝術瑰寶。



責任編輯:蘇明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