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麗日報 記者廖守謙/報導
從小就在臺北長大的紙雕藝術家成若涵,今年受邀設計臺北燈節祈福燈區的「祈福生子燈」與自由創作區「重回提燈光陰」,不僅將紙雕藝術與技巧融入花燈中,更結合了光影投射增添燈區的魔幻美景。

成若涵表示:對小時候的她來說,元宵節就跟聖誕節一樣,是充滿驚喜與樂趣的節日。從小在臺北東區長大,媽媽與外婆則是長年生活在臺北西區,為了串起兩個世代的記憶,在「重回提燈光陰」的設計中,打造了兩大幅大型提燈,一幅提燈上面的布雕設計。

一個是以媽媽與外婆口述古早臺北西區元宵節的街景為本,另一幅則是她從小生活的臺北東區場景。除此之外,她打造了一座星空隧道,連結這兩大提燈,象徵新舊時代的連結,希望喚起臺北居民的美麗記憶。
她的另一項作品祈福燈區中的「祈福生子燈」則是以傳統的生子燈為本設計,從去年7月開始便在臺北監獄擔任紙雕老師,教導受刑人有關紙雕藝術的技巧與創作,這次她邀請了八位臺北監獄的受刑人一同參與花燈的製作,讓受刑人有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。
還不到30歲的成若涵,七年級後段班的她,是備受矚目的新生代藝術家。2010年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畢業,立志用雙腳、雙眼、雙手和一顆開放的心,捕捉臺灣的溫暖與美麗,以最真實的故事,雕刻出八零後女孩心中的「紙雕,臺灣百景上河圖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