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麗日報 編輯部Nicole/撰文
(本文由美麗日報首發)
台灣聞名全球的美食也藏有許多學問,讓人垂涎的不僅是好味道,還能健脾養胃,四臣湯(四神湯)就是其中之一。
珍妃姪孫唐魯孫出身王府,又吃遍大江南北,對美食十分有研究,曾提筆撰文台灣小吃「四臣湯」的由來。所謂四臣即為淮山、芡實、蓮子、茯苓,加上豬小腸熬煮,是頗美味的台灣小吃,四處可見。
唐魯孫寫道,嘉義益元堂老闆早年在船上捕魚,生活辛苦不說,脾胃也十分虛弱,就在生命焉焉一息之際,獲得「四臣湯」秘訣,早晚喝一碗,連渣子吞下,一個多月,身體即恢復健壯。
回台後,開設了中藥房,並在攤子前販賣四臣湯,使生活疾苦者也能開脾健胃。但後來卻以訛傳訛,成了「四神湯」。

台灣美食作家魚夫也曾撰文表示,《神農本草經》中就有提到「上藥120種為君,主養命;中藥120種為臣,主養性;下藥120種為佐使,主治病;用藥須合君臣佐使。」可以推測,自然是「四臣湯」無誤了。
而現在也有許多攤商改換口味,以薏仁取代部分中藥材料,魚夫推薦了幾攤還不錯的「四臣湯」,其中以台北大同區的「妙口真味四神湯」仍是遵古炮製。
不過,美食當前,我們還是來看看如何簡單做出一鍋四臣湯吧。

「四臣湯」材料:
淮山(山藥)切塊、蓮子6兩、芡實4兩、茯苓4兩、豬小腸一段或排骨
做法:
1 將薏仁、蓮子、芡實、茯苓、小腸(或排骨)等放入鍋中,放水到八分滿。
3 外鍋放2杯水,按下電鍋按鍵。
4 按鍵跳起來後,再加入米酒、鹽巴調味
(本文由美麗日報首發)